第369章 领导人的素质-《铸梦1999》


    第(2/3)页

    从2004年的冬天到2005年的春天,大概是渝市地产圈最平静的一段时间。

    平静之下,各方具有实力的地产公司都趁着当前大好的行情大赚特赚,随着房价的提升,地产公司的营业额也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之中,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现在倒是极少出现。

    而世纪中源集团在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务的同时,环保建材,光伏产品、智能家居、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和产量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005年春节之后,彭光全给陈骁引荐了一个人。

    “覃玉成,今年三十岁,刚从米国回来。在米国专业从事环保建筑材料的研发,曾获得过多项专利技术,绝对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彭光全向陈骁介绍道。

    “不错。”陈骁赞了一句,又问:“覃先生在米国发展得不错,为什么想到回国?对将来的职业规划又是怎么设想的呢?”

    覃玉成道:“我出国是为了见识更多,学到更多,不过身为地地道道的华人,我还是秉承了老祖宗落叶归根的传统理念。当然,主要是我的父母都在国内,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没有晚辈在身边总是不方便的。”

    陈骁笑着点了点头:“覃先生还是蛮孝顺的,这一点我非常喜欢。”

    覃玉成接着道:“陈总您刚才问到我的职业规划,其实无非就是希望在环保建材领域做到极致,把自己研发的成果投入市场,产生切实的效益。我想这一点跟贵公司的宗旨是吻合的。”

    陈骁道:“好,非常欢迎覃先生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也的的确确需要更多像覃先生这种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的加入。既然是彭老推荐的,我这边没什么话说,具体工作就交由彭老去安排的,你有什么意见也可以直接跟彭老交流。”

    彭光全也当着覃玉成的面对陈骁说:“我的年纪大了,理论基础落后,很多前沿的东西学习得也很慢,所以我打算逐步的把机会让给后进的先人,只有这样,技术才能不断的更新,才能让技术充满新鲜的血液。”

    陈骁道:“中源建材是你毕生的心血,我想你的安排,对中源建材必然是最有利的。不过你也别这么快想着摞担子,管理方面的事情还是得由你抓起来,别特么就想着分红。”

    彭光全笑道:“这个你放心,我身上还有一丝余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