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终于让他等到能自己生产加工毛裤了! 怪不得儿子这一趟去大周就大彻大悟了,那么多奶牛,这次换回来的是无价之宝。 研究达悍皇子带回来的书籍,成了可汗目前最要紧在意的事儿。 织毛裤这种事儿,一个妇女会了,很快就能交给无数的妇女。 看着草原上的妇女,终于不用整日跟在牛羊的后面捡粪烧火了,而是有了能赚钱的营生,老可汗捋着胡子笑。 各部落的人,一直认为大周的文字更适合教导小孩子读写。 虽然自己的语言文字需要传承,但是目前来看,想要迅速发展国力,还是得和大周看齐。 了解大周的先进文化,应用大周的先进技术。 老可汗深以为然,让人安顿一下草原上适龄儿童,就近集中起来接受简单的基础教育。 达悍运回来的几大车书籍,日夜都有专人翻译记录。 可汗背着手经常在翻译的营帐里转来转去,看看有没有那种开起来很拉风的汽车制造方法,或是传说中的百步之外取人性命的神器。 角落这个翻译人看得是津津有味,甚至流口水。 可汗一下子就留意了起来。 难道那有什么格外珍贵的内容? 可汗悄悄走到那人身边,那人丝毫没有察觉,还看得是津津有味。 可汗往那书上瞟了两眼,一下子就破译了书上的内容,恨恨地夺过来说:“这个,我们画卷没有吗?就不能看点儿有用的东西?” 可汗收走了那本基本上就俩小人的场景图,书里也没几个字,写的是什么,好像也不重要。 没收了这本没什么用的书,可汗回了自己的营帐。 拿出来自己看看,好像也有教育意义。 看画面又是野外,又是桥下,又是水边的,难道这样生出的孩子聪明? 可汗手握这本秘籍,又不好和太多人商议。 找了几个相对年轻又忠诚的勇士,把秘籍分享了出去。 同样,他们没有文人那些心眼,也不懂这些文字。 只要能领悟画的精髓就可以了。 可汗郑重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希望他们能为西戎,多多留下聪明健康的后代。 为了鼓励这项大事业,可汗把自己名下年轻健壮的婢女,赏赐了多名给这些勇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