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求雨-《蒲苇戏珠》
第(2/3)页
找准方向,直奔正北,俩人食物不多,自是加快脚程,挑大路官路走,日夜赶路,以免饿死渴死在路上。
再次见到人是十日后,俩人倒比先到这的人看着没那么骷髅。力气也好些。
再往北就是大大小小的村镇,人仍然不多,稀稀拉拉,能走的都走了,剩下一些不愿意走或者走不动的人,殷殷期盼着下场大雨。
至于为什么干旱,说辞不一。
“定是天下有冤屈,老天爷才不降雨的。”
“据说只有西南一带干旱无雨,莫不是这边的父母官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是旱魃,前村有个女子,被逼嫁给一个将死的老头冲喜,嫁人当晚穿着火红的嫁衣上吊自杀了,她头七当晚就发生了蝗灾,她是被逼死的,怨气太重,所以化为旱魃来报复了。”
“据说当朝开国皇帝以杀戮立国,帝位不正,老天不保佑,才导致从开国至今,不是战乱就是灾害的。”
“大逆不道的话,小心你脑袋,据说天子是拨了粮食来的,但是西戎国派了细作来捣乱,粮食才没有运过来的。”自有人阻止这种话,但避免不了大家私下传递。
“天下是天子的天下,天子若非天选,上天自然不满。”
后两种说法不知是不是敌国细作编出来捣乱的。
归根结底,不是民怨就是有违天意。
当朝纸贵,书本更贵,读得起书的人不多,在天高皇帝远的西南方,村里识得几个字,能念出皇榜的人就是有文化了。更别提有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了。无史料可考,全凭前辈经验的口耳相传,关键是前辈们也不认识字。
因为干旱的原因不一,就出现了不同的求雨。
有父母官检查历年案卷明察秋毫的,有给红衣小女子修坟烧纸跳大神的,有私下胡说八道扰乱民心的,有没有私下组织农民起义的不得而知。
最奇葩的还要属下边这两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