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哪成想闺女很是认真的想了想后竟然说,没啥特别的感觉啊。平日里衣食住行的娘都管着呢,自己银子再多也没什么机会用的。 怡王就干脆说,用不用的先不管,但是首先要有,行走在外,身上有银子就有底气,腰杆子就硬。 闺女就说,银子她有的啊。 怡王就随口问有多少,想着最多也就是个十两八两的吧。之所以这么说,倒也不是觉得他们的那个娘小气,是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带着这么一群孩子行走在外的,再有银子也不会让孩子身上有太多,丢了怎么办。 谁想到,闺女竟然告诉他,几百两有的,具体多少忘记了,也懒得记了。 闺女还说最初的时候,时不时的就翻出来点点,再放回荷包,后来越来越多,就没有点钱的兴致了。 问她哪来的这多,闺女就说,平时也给零花钱,过年三十晚上有压岁钱,年初一还有新年红包,说娘帮助过的人,也会给他们银子。 得知这些的时候,怡王是有些羞愧的,自己给了闺女五百两,还想着让闺女开心开心呢,结果呢,呵呵! …… 一行人前半夜到的红柳城,怡王等人还想着这个时辰到,少不得还得让守城门的兵将去里面通传一下,不然估计还进不去。 毕竟,此地也是才从云吾国攻占来的,跟凤梁国不同,他这个王爷的身份在这估计根本就不好使。 谁知道,城门外灯火通明的,竟然有人早就在城门外等着接了。 还是位武将,几个孩子跑过去亲昵的喊舅舅。 怡王等人这才反应过来,这就是自家孩子告诉过的那位月凡舅舅,当朝董相之子董月凡。 进城后,以为会在这红柳城逗留一日再走,却没想到,第二天晌午在城内酒楼用了午饭后,就启程出发了。 看着自家孩子跟董相之子依依不舍惜别的场景,怡王等人心情是有些复杂的,自古以来,帝王不喜太子皇子与朝中重臣走的太近,同样忌讳大臣们之间关系太好,就怕什么结党营私的。 作为王爷的怡王,历年来都很注意这一点,他本就没有什么野心,也不想被龙椅上那位猜忌,惹祸连累家人。 可是现在呢,因为孩子的缘故,已经与多位朝中重臣有了关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