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优势在我-《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3)页

      簇距离官渡约四十里路,便是袁绍此战的屯粮之地。

      有一一,淳于琼对于袁绍的忠诚度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战斗力,虽然比不上河北四庭柱,但亦是能够拿得出手,比起韩猛之流更强。

      只是他却有一个性格特点。

      性格刚烈。

      这个特点在有的时候是优点,有的时候却是缺点。

      比如此刻,淳于琼便觉得己方十万对二万,优势在我。

      等到了乌巢以后,整日跟诸将聚饮。

      因为性格原因,军中将士大都有些害怕他,所以也不敢相劝。

      就这样明日复明日,曹操军粮告竭,终于派遣使者前往许昌,让荀彧想办法尽快筹办粮草,解赴前军接济。

      只是双方前线想要传信并不容易,特别是之前还出过袁军细作被史涣截获的事情。

      应该是意,这一次那曹操派到许昌的使者还没走多远,就被袁军捉住,押送到了上司许攸那里。

    
  许攸字子远,亦是四梁八柱之一。

      他年少与袁绍、曹操两人都是好友,后来在袁绍前往冀州时跟随袁绍一起离开,成为了他的谋士。

      许攸深知袁绍性格,故而为人圆滑,跟其他七大谋士关系都还尚可。

      这次截获了曹操的催粮书信,顿时便感觉机会来了,立刻去见袁绍,献上计策:

      “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

      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

      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

      听到许攸让自己分兵,袁绍顿时犹豫起来。

      特别是想到上半年颜良在白马中了声东击西之计,便坚定地道:“曹操诡计极多,此书定乃其诱敌之计也。”

      许攸一听就急了:“主公,今若不取,后将反受其害。”

      他跟田丰和沮授不同,是坚定的主战派,之前出的所有主意都符合袁绍的心意。

      所以此时据理力争,想要服袁绍分兵,端了曹操的老巢。

      然而袁绍就仿佛是被下了降头一样,认定这件事情是曹操的诱敌之计,什么都不肯答应。

      此时此刻,许攸终于品尝到了田丰和沮授的滋味。

      这主公,怎么关键时刻就不听话呢?

      正在两人话的时候,从后方大本营邺县的使者赶到,向袁绍送来了审配的亲笔书信。

      “子远稍待,等某看完正南之书再与你。”

      许攸点零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