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绣闻言更加无奈了,“我不是已经纳了大桥么?也不知道你们到底在急什么……” “然则主公纳桥氏已有数月,却依旧不见动静”,贾诩一本正经地道,“主公尚需努力才校” 张绣: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产生了一种贾诩就是他家老爷子的错觉。 毕竟谁能想到自己都已经穿越了,还摆脱不了被逼婚和生孩。 不过娶妻到底跟纳妾不同,特别是对如今的张绣而言。 如果纳妾还有可能找到真爱,那么娶妻几乎就是纯粹的政治了。 贾诩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让张绣娶妻,一是因为张绣的年龄已经不了。 明明纳了大桥好几个月,看似也是夜以继日奋力耕耘,可大桥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 这自然令贾诩有些着急。 然而贾诩并不知道,其实这是张绣有意为之。 毕竟在他看来大桥年龄还,这么早就为人母对她的身体并不好,所以打算压上两年再。 只是这个理由不能出来。 否则别是贾诩,恐怕就连赵云、诸葛亮,甚至邹氏都要站出来一起喷自己。 毕竟这个年代原本就是如此。 女子十四五岁成亲,成亲之后立即产子再正常不过。 至于第二个原因,就是贾诩在跟诸葛亮对如今张绣面临的局势做了全盘规划以后,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 张绣需要依靠联姻的方式打入新的政治圈子。 “诩以为,皇权之外,我朝始终为三大势力所控:一为外戚,二为宦官,三为清流。” 贾诩侃侃而谈,对曾经发生的一系列史实如数家珍: “昔日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因憎恶宦官曹节、王甫等人专权,欲设计除之,不料事情泄露,反遭杀害。” 其实贾诩的这件事才是《三国演义》原文的第一个故事。 原文是: “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 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大将军窦武可不是普通人,他是灵帝之前的汉帝桓帝的岳父。 有件事情其实出来挺不好意思的。 张绣在穿越之前,一直都以为桓帝是灵帝他老子。 哪怕在穿越之后一段时间,他依旧还是这样认为的。 直到贾诩给他做了科普,他才知道原来汉桓帝无子,所以才从旁系里选了灵帝来继承皇位。 正因如此,窦皇后便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 窦武作为太后的父亲,自然也是身居要职。 像窦武这样的皇后、皇太后一系的族人便是传中的外戚了。 到了东汉时期,像窦武这样的外戚代表人物任大将军,掌握汉室最高军权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包括后来的何进亦是如此。 贾诩完外戚,继续道:“外戚之后,清流亦不可忽视也。” 所谓清流,是指东汉有一定地位的儒生,他们多属官僚阶层,像太傅陈藩便是极负名望的清流守护者。 太傅作为皇帝的辅佐,地位甚至要在官僚中最高级别的三公之上。 昔日桓帝在后宫最为宠信的其实是出身卑微的田贵人,本欲立她为后,但在太傅陈蕃的反对下不得不妥协,最终立门当户对的窦武之女为后。 自那之后,外戚代表窦武就跟清流代表陈藩有了合作的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