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可以变得更好-《重回1991的幸福生活》


    第(2/3)页

    1980年章玉珍产下田馨,再继续完成了自己的大学学业后,去到一家中学教书。

    随着国内经济搞活的形式逐渐明朗,章玉珍家里的外国亲属,也频繁邀约她去到国外开开眼界。

    田三元对此并不感兴趣,两人的隔阂越拉越大。

    章玉珍下定决心辞职,做起了外贸生意。国内的低廉价格的棉纺及成衣等产品,陆续发往国外;而国外的账款不断回流。

    章玉珍三番五次地劝田三元“下海”,终于惹恼了本就清高,更不愿见到妻子“蝇营狗苟”于俗务之中的他。

    当然,心中带有相差妻子太多,而愧疚于妻子的心情,也是以大丈夫自居的他,不能释怀的。

    坚决离了婚,女儿田馨随即被章玉珍送去外国外读书。一家人,就此天南海北的相隔。

    此时想起来,田三元心中暗叹自己当年太过好面子,太过自以为是。

    挣钱,多挣钱,只要不害人,肯定是好事的。

    现在,哪个老百姓不想过得好些呢?

    若要过得好些,谁不尽力,尽一切可能地去拼搏呢?

    做清高的人自然也很好,但追求财富的人,只要是合理合法地赚来,也是无可厚非,也是值得褒扬的。

    毕竟,社会的进步,需要从财富、从精神等多方面一起努力。

    “富而有德、富而好礼、富而无骄、富而能俭……”

    有钱了,再做到这些,不是社会进步的证明吗?

    见田三元有些沉闷,林弘毅轻声说:“田叔叔,我不是所谓的‘财迷’。我是想能够帮到更多人,但总觉得自己能力有限。”

    “嗯,很好,都很好,不要苛求自己。”田三元恢复平静,“看过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德·帕累托的书吗?”

    林弘毅摇摇头,田三元喝了口酒,缓缓地说着。

    意大利学者帕累托的理论,“帕累托最优”——不使得其他人生存状况变坏,可以使得某人变得更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