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逢山开路-《重回1991的幸福生活》
第(1/3)页
林春平与贺翠莲听了林弘毅的话,除了内心生出许多欣慰以外,对于他说出来的话的内容,以及他郑重的表情,都觉得有些诧异。
欣慰的当然是自己的儿子虽然现在只有十八岁,但已经深切地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懂得一家人应该是甘苦与共的道理。
诧异的,也正是自己的儿子不过只有十八岁,却能以这样的状态,说出这样的话来。
夫妇两人对视一眼,脸上尽是疲累、焦虑的神情,略微有些好转。
贺翠莲对林弘毅点点头,指着旁边的木凳说:“弘毅,你学习也累了,在这里先坐一会儿。”
“嗯。”林弘毅答应一声,坐在母亲身边。
林春平看看妻子贺翠莲,再看向林弘毅。
毕竟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家里的最为年长的男人,林春平此时的心情,又因为眼见儿子已经人高马大,更还很懂事而愧疚。
林家几代单传,林春平作为林家的长子长孙,从小被长辈约束很严。
这样的严格要求之下,林春平的确没有沾染什么恶习。但却也因此,他的性格也就不会很张扬。做事沉稳之余,他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刻板与自傲。
这样的性格,结婚居家过日子,当然会被认为是恬淡、儒雅,更因为与世无争,而与妻子、家人们相处很好,获得了家人们的喜爱。
甚至在学校里做个固定教书的老师,林春平也因为对领导尊重,对同事谦和,对授课学生体贴,而获得了不同人群的尊敬。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经典的话,对于有着淡泊处世性格的林春平来说,也是适合。
长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待人接物与踏实工作,林春平工作成绩明显的同时,人际关系也很好。
基于此,校方有了做三产项目,而这个项目又和林春平的学识、专长相关时,首先就考虑到了他。
领导层开了几次会,再逐渐扩大与会人员,提到由林春平来负责这件事时,基本没有争议,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林春平得知此事后,也做过思想斗争,觉得自己没有真正从事过相关实际工作。但在校方各位领导,以及同事们地鼓励、支持下,他觉得应该回报大家的信任与看重,必要做出一番业绩来才行。
因此,他没有再过多考虑,就快速地“走马上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