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 章 荣归故里(二)-《我靠科举逆袭人生》


    第(1/3)页

    在在坐了十几天船后,几人总算是看到了县城的码头。

    看到岸边密密麻麻的人,几人都有点吓到了。

    看到官船缓缓靠近,岸边的百姓们都欢呼起来。

    “状元郎来了!快看啦!状元郎来啦!”

    “状元老爷,你们吃饭了吗?”

    “真是了不得,我们清溪镇竟然出了一位状元老爷。”

    ……………

    看到岸边这架势,李景行几人赶紧去把他们的官服穿上。

    听到家乡的亲人们,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们吃了吗?

    几人并不会觉得有被冒犯,而是他们国家的传统就是打招呼的方问候你吃了吗?

    扪心自问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像他们一样,见面最高礼节的打招呼就是你吃了吗?

    这都是我们的祖先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美德。

    因为大家都挨过饿,所以他们最淳朴的表达也就是问你吃过了没有。

    吴知县老早就收到消息,知道李景行他们今天会到,连忙就组织百姓们在码头迎接。

    李景行他们考上状元,就他一个县,就出了六个进士,这份功绩,直接就让他官升一级还收到了百花县的调令。

    那可是一个好地方,他的前途在这一批功绩面前此刻也十分光明起来。

    本以为自己的官途已经做到头了,结果却给了自己这么大一个惊喜。

    现在的吴县令,看着他们那是笑的喜笑颜开。

    船一靠岸,吴县令就让旁边准备好的戏班子和乐队赶紧敲锣打鼓起来。

    大量的鞭炮和烟花烟一同响起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看着满脸笑容的家人,李景行几人先把爷奶他们小心扶下去。

    又对着吴县令寒暄一番,几人又朝着来迎接他们的百姓鞠了一躬。

    “我的老天爷,这么年轻的状元郎,我还是第一次见。”

    “你个陈老头这话说的好笑,你这辈子见过几个状元郎?”

    “天哪,这些官老爷,一个两个这么年轻。既然就已经有官身了。”

    “你们没听说吗?咱们县的状元郎可是大庆朝第一个六元及第。”

    “这可真是文曲星下凡,到时候我也要送自己家的孩子去读书。”

    “这么风光的景象,谁不希望是自己的孩子呢?”

    看到状元郎和官老爷他们竟然对他们鞠躬,还感谢他们,大家顿感受宠若惊。

    “官老爷也太客气了。不光长得好又年轻。还这么有礼!”

    “也不知道这状元郎和官老爷们有没有说亲,要是谁家的闺女能嫁过去,那可是享不尽的清福。”

    “刘老汉做你的春秋大梦去,人家没定亲也轮不上你们呀。”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周围热闹喧嚣的氛围迟迟不见下去。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