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三方进攻-《澳洲崛起录》
第(2/3)页
但问题是,这两种方法对于目前的岛国来说都算是一种冒险。澳大拉西亚不可能不清楚岛国必定会支援,空军对连接两个岛屿的海峡肯定也会严密防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将数十万军队运输到九州岛,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一旦在跨越海峡的过程中被澳大拉西亚空军发现,对于正在渡海的岛国军队来说,面临的结果或许只有死亡这一种了。
但没办法,跨海大桥被破坏之后,岛国想要调动军队也只有这两种办法了。
为了尽快将军队调动到九州岛,岛国政府决定同时采用两种办法,争取在一周的时间里将至少30万军队运输到海峡对岸的九州岛。
为什么是一周的时间呢?
因为根据岛国陆军部所给出的预计,如果在一周之内还无法支援九州岛驻军,后力不足的九州岛驻军很有可能会被澳大拉西亚消灭。
岛国政府着急忙慌地制定支援计划的时候,澳大拉西亚这边,也在制定着关于进攻东京的计划。
之前也提到过此次作战计划的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将岛国军队集中在几个地区,以便于用原子弹一次性消灭。
这些地区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分别是长崎,广岛,大阪,名古屋和东京。
按照这五座城市,澳大拉西亚投放原子弹的地点和数量也基本确定了。规模比较小的城市,像长崎,广岛,大阪和名古屋等等,基本只会投放一枚原子弹,目的也是为了大规模杀伤岛国军队。
而在东京方面,这里是岛国的首都,是岛国陆军驻扎规模最多的地区。为了有效的消灭岛国陆军,澳大拉西亚很大概率不会只投放一枚原子弹。
按照目前作战计划的临时方案来看,在东京投放的原子弹数量大约五枚左右,基本能够覆盖东京周边有可能部署军事堡垒的地区。
虽然这么做也会涵盖大半个东京市区,但对于被迫应战的澳大拉西亚来说,可不会考虑那么多。
等到这场战争胜利之后,阿瑟也不打算保留岛国所谓的天皇。如果岛国可以控制,那么澳大拉西亚会全面掌控岛国的经济,将岛国培养成一条忠心听话的狗。
但如果岛国民众并不是那么听话的话,那么岛国会被拆分成两个国家,彼此之间进行内战,如同后世历史上的朝鲜那样。
不过不同的是,拆分后的两个岛国全部处于澳大拉西亚的控制之中。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还会让澳大拉西亚的军事武器不愁线路,甚至连武器的实验也完全不用愁。
更重要的是,鉴于岛国目前庞大的人口,哪怕将其拆分成两个国家,每个国家仍然拥有超过3000万的人口。
这样算起来,拆分后的国家仍然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工业品倾销地也是合格的。
考虑到后世岛国的人口已经上亿,经济也是比较不错的。这么看起来,不管是哪一种方式控制岛国,对澳大拉西亚来说都是不亏的。
1937年7月28日,岛国陆军部正式下达支援九州岛命令的当天,澳大拉西亚剩余的军队也正式打响了登陆东京的第一枪。
虽然东京是进攻的重中之重,但阿瑟并不计划将120万澳大拉西亚军队浪费在对东京的进攻中。
说实在的,岛国在东京部署的驻军很有可能超过百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甲种和乙种师团。
哪怕澳大拉西亚军队亲自出动,面对着上百万岛国军队的防守,势必也要承担大量的伤亡。
倒不如让菲律宾和加里曼丹军队填补空缺,反正阿瑟也没指望着他们能够攻占东京。对于阿瑟来说,只要这些菲律宾和加里曼丹军队能够吸引岛国军队的注意,并且尽可能吸引更多的岛国军队回援东京,就代表着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
问题来了,上百万澳大拉西亚军队进攻的目标是哪里呢?
将地图一直翻到最北方,澳大拉西亚军队的目的是岛国本土的最北部,四岛之一的北海道。
为什么要进攻北海道呢?
从地理位置来看,北海道位于岛国本土的最北部,这里地广人稀,经济也完全比不上本州的各大城市。
但也正是其地理位置的原因,让其十分靠近俄国的远东地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