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巴尔干战火-《澳洲崛起录》
第(2/3)页
德国军队所到之处,任何国家只有防守的地步,甚至就连防守都很难做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居然还要坚守战争,这难道不是坐等战败,然后被瓜分殖民地吗?
虽然德国民众有些不理解,但此时英国的主张态度的确十分的坚定。
为了给英国人的态度予以回应,德国首相在新一届国会上也进行了自己的发言。这次发言一改以往的歇斯底里的风格,反而变得温和文雅。
“很可惜,我从英国只听到了一个呼声,那就是战争必须进行下去。这是英国人的呼声吗?恐怕未必。
这不是英国人的呼声,这是来自英国政客的声音。从良心上,我觉得我有责任再一次呼吁英国和其他国家,拿出你们的理智和常识来。
我认为,我是有资格做出这种呼吁的,因为我并不是祈求恩惠的战败者,而是以理智名义在说话的胜利者。
恕我直言,伱们根本没有将这场战争继续进行下去的底气。除了徒增伤亡之外,这是一件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但你们仍然在做。”
在德国首相进行演讲的当天晚上,就有数百架德国飞机在英国各大城市撒下了大量的印着演讲全文的传单。
在这份传单上,还印着醒目的一句话:“投降吧,这是政客之间的战争,不应该连累普通的民众。”
让德国人没想到的是,早在他们大量撒下演讲传单之前,德国首相的演讲就已经通过广播的形式送到了英国各地。
对于德国类似恐吓一般的演说,英国政府不仅没有丝毫的恐惧,反而还顺水推舟,让全体英国民众对德国进行防备,并让他们对于战争继续进行下去有所准备。
1936年10月17日,在英德两国政府新一轮的交涉中,英国哈利法克斯勋爵在广播中正式提到了:“除非德国人愿意保持战前的边界,否则英国人永远不可能同意和平。”
德国对英国的轰炸不仅没有让英国人退缩,反而激起了英国人的战斗欲望。
1936年10月19日,英法澳三国在英国聚集了超过2000架飞机,目的已经不言而喻。
从这一天的早上到晚上,2000多架飞机对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德国占领区展开了超大规模的轰炸,并且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区域展开了地毯式轰炸。
这还没完,对于德国境内的法兰克福,多特蒙德,不莱梅和汉诺威等地,也进行了超大规模的轰炸,投放了至少上万枚炸弹。
这样的大轰炸不仅是对德国轰炸伦敦的回击,同样也是对德国威胁一般的演说的回应。
在德国着急的对北欧三国发动进攻的时候,巴尔干地区,终于也慢慢的团结到了一起。
10月21日,南斯拉夫和意大利在边境爆发了大规模冲突,双方的军队甚至已经互相开火,宛如一场战争。
当天的冲突导致上百名南斯拉夫士兵受伤,其中有10多名士兵当场死亡。
这还没完,登上德国战车的保加利亚,此时也爆发了非同一般的野心。
要知道,在之前的巴尔干战争中,保加利亚所占领的土地被瓜分了大半,就连原本自己的本土都被迫割让给了罗马尼亚一部分。
现在的保加利亚,自然是想重新夺回自己的土地的。
10月23日,保加利亚和希腊在边境也爆发了冲突。哈斯科沃的保加利亚军队袭击了位于亚历山德鲁斯波利斯的希腊军队,并且占领了边境的希腊哨所。
这样的袭击自然是希腊军队不能容忍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