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然击败土耳其让保加利亚获得了大量的灵魂,但却被巴尔干国家联合击败,从土耳其获得的领土也被各国联合瓜分。 也正因为这样的历史,保加利亚对于自己的几个邻国都是比较仇恨的,这也是他们选择加入德国这边的原因。 而在保加利亚和德国签订盟约之后,保加利亚北部的邻国罗马尼亚也发生了变动。 罗马尼亚参谋总长扬·安东内斯库在德国的支持下,大肆宣扬亲德理论,并且得到了相当一部分罗马尼亚人的支持。 德国还向保加利亚承诺,只要迫使罗马尼亚加入自己的阵营,德国将照会罗马尼亚,让罗马尼亚归还自巴尔干战争后占领的保加利亚的国土。 这一言论得到了保加利亚人的大肆欢迎,保加利亚也加入了胁迫罗马尼亚的阵营当中。 面对着德国和保加利亚的南北夹击,罗马尼亚政府倍感压力,罗马尼亚民众也感受到了来自德国的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亲德主义者扬·安东内斯库就得到了大量罗马尼亚人的支持,并且成为罗马尼亚国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接连的变动,让其他的巴尔干国家惊恐不已。一旦德国的手伸到巴尔干,他们这些巴尔干国家将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安全,以南斯拉夫为首的巴尔干国家,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英法的身上。 在欧洲范围内,目前能够对抗德国的,也就只有英法奥澳四国同盟了。 更重要的是,南斯拉夫和意大利本来就有着领土冲突,南斯拉夫是绝对不可能加入德国阵营的。 这也代表着,南斯拉夫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加入英法阵营,帮助英法打败德国。 1936年9月3日,南斯拉夫国家代表、希腊政府代表、阿尔巴尼亚政府代表和英法政府代表在希腊雅典会面,正式商谈有关巴尔干局势的议题。 在这次商谈中,南斯拉夫国家代表提到了最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动静,并且就此请求英法的支持。 英法外交代表自然乐意看到南斯拉夫这个巴尔干大国靠近自己,于是表态愿意支持南斯拉夫等国家。 因为德国的压力,各国的商谈很快完成,并且缔结了新的巴尔干同盟条约。 同盟条约规定,签署条约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王国为盟国,均受英法的独立保护。 三国中有任何一国受到其他国家的攻击,即视为对整个同盟的攻击。同时,英法将给予三国大力支持,必要时可以开辟新的巴尔干战场,就如同之前的一战那样。 随着英法代表在这份巴尔干同盟条约上签字。巴尔干三国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份条约虽然不能完全保证他们的安全,但至少能够保证他们在面临以德国为首的军事集团的进攻的时候,还能拥有一定的后盾。 其实从地图中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巴尔干三国在得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动静之后,会变得如此的恐慌。 如果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投靠德国,他们将和德国以及意大利实现对巴尔干的包围。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希腊,全部处于这个庞大的包围圈中。 这也代表着,如果没有外力支持的话,三国很难对抗整个德意军事集团,并且很有可能会被德国军队迅速攻破。 在有了英法的支持之后,至少皇家舰队会保证他们的安全。就算面临灭国的风险,他们也可以通过海路前往伦敦,组建流亡政府继续抵抗德国。 4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日万第2/10天,今天已更4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