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敦刻尔克大撤退-《澳洲崛起录》


    第(3/3)页

    在德国陆军形势一片大好,进攻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这样的命令看似非常无脑,甚至仿佛不懂军事的首相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愚蠢命令一般。

    在这样的天气,德国空军理所当然的取消了行动,也给了英国最大的机会。

    这也是法国军队在面临德国军队之时,第一次正面击溃了德国的师级编制。

    特别是装甲部队,虽然推进速度很快,但英法也不可能白白让德国军队推进。

    想象到首相那愤怒的眼神,戈林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连忙命令空军在敦刻尔克展开了全面进攻,阻止英法联军的撤退行动。

    至少现在的敦刻尔克到里尔一线还保留着接近20万的英法联军,这些军队势必不能让他们逃离到英国。

    有着这样的前提,英国对比利时战场自然不会看好。

    为了尽量瞒住德国人,第三天的撤退只撤离了大约4000人,并且选择了距离最远的一条航线。

    至于为什么不是英国军队殿后呢?这里毕竟是法国和比利时的边界,如果大部分是英国军队的话,难免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

    但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偏偏此时的英法军队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甚至里尔的法国守军已经到了存亡关头,坚持不了几天了。

    6月30日,代号“发电机行动”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正式开始。

    一边在里尔进行了坚决抵抗,英法一边在敦刻克组织了大规模撤退。

    一旦里尔陷落,不仅敦刻尔克会面临危险,就连加莱、亚眠这样的城市也会面临德军的进攻,甚至巴黎也会遭到威胁。

    要知道,德国目前的盟友只有两个,就是意大利和岛国。

    在德国人自己创造给英法的机会中,英法也不负众望的,平均每天撤离超过4.5万人,总共三天的时间撤离了接近14万人。

    要知道,装甲部队的行动极其依靠石油。如果没有石油能源的话,再多的装甲部队也只是一堆废铁罢了。

    为了挽救30多万的英法联军,牺牲5万多的法国军队就很有必要了。

    综合考虑之后,德国首相同意了空军司令戈林的提议,并且命令古德里安所率领的装甲部队暂时休整,将协助步兵进攻的任务交给了空军。

    虽然空军也在无时无刻的轰炸着敦刻尔克,但这样的轰炸注定不可能全天保持,夜晚还是有一定的松懈时间的。

    在大雾天气,空军很难顺利的完成作战计划,甚至因为大雾天气产生伤亡也是难免的事情。

    在各方谋划中,德国对法国的进攻正式展开,英法的敦刻尔克撤退计划也正式进行。

    好消息是,仿佛上帝都在帮助英国和法国一般。

    在7月3日,敦刻尔克地区突然大雾弥漫,恶劣天气直接阻止了德国空军对敦刻尔克的轰炸,也帮助了英法在这样的天气撤离军队。

    为了给敦刻尔克创造足够的机会和时间,里尔一线的法国军队对德国军队展开了反攻,动用一切手段和德国军队纠缠在一起。

    7月2日,重新接到德国政府命令的古德里安,开拔了自己的装甲部队。

    当然,虽然号称有800多艘船只,但其中只有一半是正规的运输舰和军舰,剩下的都是一些民间的货轮和油轮,甚至还有木头制成的小帆船等等。

    没办法,德国人也不完全是傻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首相一手提拔的空军司令戈林向首相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空军接管敦刻尔克战场,撤回大部分装甲部队。

    虽然万分艰难,但英法也明白守住里尔的重要性。

    在德国步兵的质疑中,古德里安给出了并未接到任何来自元首的命令为由,让自己的装甲部队休息了两天。

    虽然也有数千人不幸被碰运气的德国飞机轰炸产生伤亡,但相较于撤离人数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这一天的撤退行动遭受了无与伦比的阻击,总共登船的4.6万名英法士兵,最终逃离到英国的不足一半,准确的来说只有2.1万人左右。

    今天暂且一更,休息一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