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玻巴和谈,法奥同盟-《澳洲崛起录》


    第(2/3)页

    倒不是说欧洲民众对战争好奇,其实是因为他们对于之前像一战那样的战争已经惧怕了。

    民众们都害怕欧洲再爆发一场像一战那样庞大的战争,动辄好几个列强参与,伤亡随随便便都会突破千万。

    虽然英国人对此没有任何表示,但澳大拉西亚还是联系了英国和法国,表示要抛开关于查科战争的和谈,结束这场已经持续了很久的战争。

    澳大拉西亚的提议被英国和法国同意,这场和谈也预计在1932年年初,在阿根廷靠近查科地区的奥兰城举行。

    在非战争的第三国举办和谈,这也象征着英法澳举办和谈的非偏袒性。

    1932年1月3日,阿根廷,奥兰城。

    经过一周多时间的精心准备,英法澳三国,以及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的外交代表,纷纷抵达了阿根廷的奥兰城。

    除此之外,参与和谈的还有智利和阿根廷的外交代表。它们的作用是在和谈达成之后监督查科地区的和平,代表英法澳三国来维护南美洲的秩序。

    为什么没有巴西呢?因为相较于智利和阿根廷来说,巴西是和英法最不亲近的南美洲三强了。

    英国人自然也不会愿意在这样的和谈中加入巴西,免得让巴西人在查科战争中得到好处。

    1月3日的当天,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关于查科战争的和谈正式开始。

    因为战争到现在,双方的死伤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两国的和谈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敷衍,进行了认真的谈判。

    但很明显,如果没有列强的干涉的话,光靠这两个国家自己的外交谈判,是根本不可能终止这场战争的。

    巴拉圭方面因为占据着战争的优势,选择了胃口大开。巴拉圭要求吞并整个查科地区,将前线推进到德伊索索格沼泽。

    这样的条件玻利维亚自然不会大意。先不说失去整个查科地区对玻利维亚的损失有多么惨重,光是在这场战争中玻利维亚遭受的人员伤亡,就让玻利维亚不甘心承受如此巨大的土地损失。

    毕竟和谈只是解决了巴拉圭这个麻烦,可没有解决玻利维亚国内民众的情绪。

    一旦民众们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死伤了大量的平民,还丧失了许多土地,怕愤怒的玻利维亚人对爆发游行甚至武装冲突,来反抗政府愚昧的统治。

    不过,玻利维亚在前线确实处于劣势,这也是玻利维亚和谈中最大的麻烦。

    一旦这场和谈没有得出结果,前线巴拉圭的军队仍旧会将战场推进到德伊索索格沼泽附近,和巴拉圭外交代表所要求的条件基本没什么差别了。

    至于能否依靠和谈的这段时间让军队恢复元气,随后发动全面反攻的计划,也被玻利维亚政府否决了。

    毕竟玻利维亚在恢复元气的同时,巴拉圭军队也在恢复着元气。

    巴拉圭还有着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两大列强的支持,获得物资的速度和规模,都不是目前的玻利维亚能比的。

    英法澳三国自然也不愿意看到两个国家的和谈陷入僵持。在三大列强的影响下,巴拉圭和玻利维亚都修改了自己的条件,和谈也终于有了一定的进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