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纵容和野心-《澳洲崛起录》


    第(2/3)页

    时光流逝,时间也很快的来到了1931年。

    刚到年初,世界范围内就发生了几件大事。

    目前世界范围内大事件的主角毫无疑问是德国、意大利和岛国。

    这三个国家的行政理念都是比较激进的,并且他们都在付诸着相应的行动。

    1931年首个世界性的大新闻,应当归属于意大利和阿比西尼亚帝国战争的结束。

    这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第二场战争,结局以意大利复仇成功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阿比西尼亚帝国投入了大约50万军队,意大利也从开始的10万人增兵到35万。

    从1930年5月到1931年1月,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八个月的时间,双方的死伤均超过十万人。

    说到双方的伤亡规模,这其实是墨索里尼并不愿意提到的话题。

    虽然意大利军队以更少的人数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在战争的花费要比阿比西尼亚帝国高得多,士兵的伤亡也完全没有西方列强对战非洲土著表现出来的那么优秀。

    先说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的军事花费。

    意大利军队海陆空三军全出,出动了大量的飞机占据空中优势,并且动员了相当规模的运输舰队保证东非的物资供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大利获得最终战争的胜利只能说是必然的结果。在双方武器装备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如果意大利还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那么墨索里尼也该真的考虑这个国家是否有崛起的希望了。

    虽然最终的结果让墨索里尼满意,但双方的伤亡比例,简直让英法笑掉了大牙。

    意大利一共出动了35万陆军,预计阵亡人数超过1万人,累计负伤人数超过8.3万人。

    除此之外,还有大约1.5万人的非战斗减员或者负伤,加起来的累计伤亡接近11万人,已经是相当高的规模了。

    而阿比西尼亚帝国这边,50万军队中大约有17万人阵亡(预估),伤亡更是不可估计。

    但考虑到阿比西尼亚帝国热武器方面储备很少,伤亡高也是理所应当的。

    毕竟意大利军队的武器放眼欧洲也能称作优秀,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武器甚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

    这场战争的结束并不是和约的签订,而是墨索里尼单方面宣布。

    1931年1月17日,墨索里尼公开宣布将整个阿比西尼亚帝国领土并入意大利王国,并且表示会在新的领土范围内派遣驻军,帮助新的领土更快的恢复秩序,重新进入生产。

    虽然说的天花乱坠,但实际上真正的目的就是防备阿比西尼亚人的反抗了。

    阿比西尼亚帝国对于殖民反抗还是比较激烈的,这也是意大利王国第一次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战争之所以失败的原因。

    如果没有数量足够的驻军,阿比西尼亚帝国再次掀起反抗,甚至赶走意大利人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意大利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战争中没有任何表示,但英国人还是接纳了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允许其以贵宾的身份居住在伦敦。

    这其实也是英国人在外交方面的策略。至少能体现出大英帝国对于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土山的不满,和意大利人划清界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