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非暴力,不合作-《澳洲崛起录》
第(2/3)页
被印度总督坚定的拒绝之后,甘地决定以破坏食盐专营法为开始,进行坚定的反抗英国的行动。
从二月份中旬开始,甘地率领78名信徒,从印度阿莫达巴德出发,前往印度西海岸,整个路程预计徒步426公里。
凭借着甘地在印度的高额声望,沿路很快有大量的民众随行,仿佛一场无声的游行。
在印度时间3月22日的时候,甘地率领大量的民众抵达了丹迪海滨,并且亲自动手煮出了海盐,持续了三周的时间。
这一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事件,被印度人称作食盐进军。
如此挑衅英国人权威的行动,自然不会被英国殖民政府容许。
1930年4月,英国殖民政府开始对此次无声游行进行大量镇压,包括但不限于开枪射击,投掷手雷,甚至用重机枪扫射等等。
仅仅几天的时间,随行甘地的数千名印度民众就被屠杀殆尽,甘地本人也被英国殖民政府逮捕。
这次屠杀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起整个印度的不满和愤怒。
英国人对印度的冷漠和歧视几乎已经摆在眼前,这种对人民的漠视,让印度人纷纷参与反抗英国人的行动。
从这时开始,这场原本较为文明的不服从运动,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涉及整个印度的独立革命。
印度爆发混乱之后,英国人也顾不得在世界范围内维持平衡政策了。
自己的核心地区都出现了如此重大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大英帝国的根本都会受到动摇。
为了镇压印度的独立革命,英国人调集了一部分本土舰队前往印度,并且对叛乱比较严重的城市宣布军事戒严。
除此之外,英国邀请澳大拉西亚参加会议,试图重新构建英国澳大拉西亚同盟。
印度革命的消息很快传向了全世界,阿瑟对此也表达了密切的关注。
接收到来自英国人的邀请之后,劳尔首相很快求见阿瑟,询问是否赴约前往英国参加会议。
会议肯定是要参加的,不管最终澳大拉西亚会不会帮助英国,都不会改变阿瑟参加这场会议的想法。
毕竟此时的澳大拉西亚和英国还没有割裂,至少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给两国的民众看的。
哪怕是为了英国每年数量众多的移民,阿瑟都得做好表面功夫,让英国人对澳大拉西亚保持信赖和好感。
印度的混乱最高兴的国家毫无疑问就是法国了。这不仅代表着法国在和英国的竞争中可以松一口气,甚至法国还能参与印度的革命,给这个古老的殖民帝国沉重一击。
当然,法国人也没有那么极端。虽然这么做可能会让英国人损失惨重,但绝对不至于危害到大英帝国的统治地位。
只要皇家舰队的实力还在,英国仍然是那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庞大帝国。
法国明显没有和英国开战的打算,自然也不会在英国人的底线上反复践踏。
但这不代表法国人就没有任何行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