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白了,战争的背后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利益也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 如果不提前说好并且进行瓜分的话,战争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另一场战争的到来。 对于几乎能够决定整个世界联盟态势的英法澳三国来说,这三个国家私下瓜分美国,其实也就代表着战争后美国局势的走向。 在这三个国家的主导之下,小国家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就连美国人也是这样。 从三个国家的人选中能看出一个特点,那就是参与这场会议的基本都是各个国家的主战派。 丘吉尔自然不用多说,法国的司法和陆军部长路易也是军方的激进和主战派。 而欧洲王室事务总管戴维和澳大拉西亚驻英国大使约翰基本都听命于阿瑟,阿瑟的态度也不用多说了。 值得一提的是,英法澳三国之所以有着如此众多的主战派,其实就是因为打败美国之后各国都能瓜分到足够的利益。 美国东西分别临近大西洋和太平洋,这也代表着三个国家都能从美国身上分到一块肥肉。 消灭了美国之后,欧洲将成为彻底的世界明珠,英国将称霸整个大西洋。 法国人也能分到一块利益,至少能让不断下跌的法郎稍微平缓一段时间,顺带着让法国人走出战争和经济危机的阴影。 澳大拉西亚就不用多说了。打败美国人之后,澳大拉西亚就成了太平洋的霸主,南半球最强大的国家。 面对着如此丰厚的利益,哪怕明知道有可能让英国更加强大的法国人,也不由得心动了些许。 涉及到利益的争夺,往往也是这场战争能否打响的决定因素。如果连战后的利益都无法和平分配的话,那么这场战争也没有打的必要了。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因此各国代表一经会面,就马上进入了正题,也就是对美国利益的分配上。 法国陆军部长路易率先开口说道:“各位,法国不介意加入这场战争,但我们需要能够匹配战争花费的利益。 如果能够重建新法兰西的话,我们愿意组建超过30万的军队加入这场战场。” 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代表闻言皱了皱眉头。澳大拉西亚这边还好,暂时保持了沉默。 但英国人就直接不乐意了,丘吉尔直接拒绝道:“这根本不可能,路易部长。新法兰西的面积南北贯穿了整个美国,占据美国总面积的几乎三分之一。 你这么做难道是要直接瓜分美国吗?先不说其他国家的意见,光是美国内部的问题,就足以让我们头疼。” 虽然美国中部的土地相对贫瘠,没有东部发展的那么发达。 但新法兰西的面积太过庞大,这也代表着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也要拿到对等的面积,才能做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 这么做的话,就演变成了三国直接瓜分美国,美国人的仇恨也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英法澳三国的身上。 美国可不是那些殖民地的土著国家,美国人口高达上亿人,哪怕分成三份,也不是那么好消化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