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澳大拉西亚的泰斯特火箭特斯拉自然清楚,甚至他自己也参与了泰斯特火箭的研发。 但用雷达来探测火箭这样的想法有点惊人,这不就相当于用肉眼来观察子弹吗?又有谁能做到呢? 要知道,火箭在攻击距离较远的同时,它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澳大拉西亚现有的第一代泰斯特火箭,最大飞行距离已经能够达到75.3公里,这要远远大于R1雷达现有的探测距离。 更重要的是,泰斯特火箭的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11.2公里,想让目前的R1雷达去探测泰斯特火箭,先不说能不能探测到,就算能探测到,恐怕火箭也很快就会飞到目的地了。 如此一来,探不探测也没有什么效果,毕竟根本无法应对敌人的火箭,或者说火箭改建而成的导弹。 “这只是一个想法,特斯拉男爵。”阿瑟笑着解释道:“当然,目前的火箭只是第一代产品,这代表着想要用雷达来探测火箭的想法会变得更加困难。 但不得不承认,各国的火箭也并非没有任何进度。按照欧洲对火箭研发的进度来看,他们极有可能在十年内追赶上我们的脚步,研发出火箭这种东西。 对此,我们要提前进行防备,争取能用雷达探测出火箭的飞行轨迹,来防备敌人导弹对我们的威胁。 当然,我也说了,这只是一个想法。就算能够实现,也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 我对此抱有很大期待,但研发中心目前的重点仍然是将雷达装备在海陆空三军,以及在海岸部署大型雷达上。” 阿瑟也只是提出雷达的一种研发方向,让特斯拉提前在导弹方面进行科研。 但实际上,欧洲国家想要追赶澳大拉西亚在火箭和导弹的进度,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功夫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哪怕是目前最简单的泰斯特-1火箭,没有3到5年的时间,包括英国在内,恐怕都研发不出来。 阿瑟早在20年前就开始的布局不是没作用的,火箭和航空方面的人才相当一部分已经聚集在澳大拉西亚,剩下的散落在欧美各国,已经削弱了欧洲和美国对火箭研发的能力。 就算将来火箭和导弹曝光,欧洲各国和美国反应过来开始研发导弹,也注定赶不上澳大拉西亚的脚步了。 除非有一个国家能够聚集堪比澳大拉西亚那般的火箭和航空动力学人才,但又有谁能够做到呢? 在澳大拉西亚已经聚集了相当一部分人才的前提下,还要聚集和澳大拉西亚相当的人才规模,不就相当于挖空其他国家的火箭和航空人才储备吗? 这样的行动基本不可能做到,因为其他国家会迅速反应过来。就算不知道这些火箭和航空人才被挖掘的目的是什么,他们也会尽可能的保护这些人才,避免人才流落到国外带给自己的危害。 澳大拉西亚之所以能够做到在各国没有反应起来之前笼络这些人才,其一是维多利亚奖对于科研界的影响力,其二就是当时的火箭和航空专业并不出名,影响力也完全没有那么大。 要知道,在实用性的军事飞机没有研发出来之前,阿瑟就已经在布局火箭和航空方面的人才了。 这样的提前布局又有谁会反应过来呢?除非和阿瑟一样开天眼,要不然,光是飞艇和飞机的选择就足以扰乱大部分国家的视线了。 4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顺利完成,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新的一天)继续日万!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