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凡尔赛合约-《澳洲崛起录》


    第(2/3)页

    甚至法国代表克列孟梭直接了当的宣布:“这份条约德国人的态度只能是完全接受或者完全拒绝。如果在五天之内没有任何答复,或者选择完全拒绝的话,协约国将宣布结束停战期,并且以武力实施以上所有条款。”

    这就是光明正大的威胁了,如果德国人不同意这份严苛的条款,那么就让战争来决定到底该谁听谁的吧。

    面对着来自法国和协约国的庞大压力,德国政府此时急得焦头烂额。

    因为威廉二世已经前往荷兰避难,因此决定一切事宜的就是兴登堡和军政府。

    但军政府在德国的声望已经大幅度降低,甚至南德意志的各大邦国已经处于事实上的独立。

    同意或者拒绝,对于目前的德国政府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在法国代表克列孟梭给出的五天期限的最后一天,德国政府终于通知和会,愿意签署和约。

    但德国政府也有自己的要求,德国并不承认德国政府和人民应该背负战争的罪责,反对将德国作为这场超级大战的唯一罪魁祸首。

    毕竟率先宣战的也不是德国,德国只是向盟友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怎么就成了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呢?

    但将德国人定为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其实也是法国人的目标之一。

    只有将德国人树立为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法国才能名正言顺地欺压德国。

    因此,克列孟梭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并且表示协约国不接受对和约的任何让步或者修改。

    如果德国人不能在两天之内签署条约,那么协约国军队将再次对德国发动进攻。

    不管德国人在战前有多大的信心,但此刻,败军之将不可言勇的道理让德国人真切的领会了。

    在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之下,最终,德国政府宣布无条件接受和约的全部内容,并且在第二天签署了这份和约。

    虽然和原本历史的走势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德国人仍然割让了将近八分之一的领土,减少了十分之一的人口。

    在原本历史上应该独立的波兰也完全被俄国吞并,毕竟此时的俄国还处于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府控制,在欧洲国家看来也算是自己人。

    如果是工人联盟上位,那协约国的态度可就大不相同了。首先,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不会支持俄国,法俄联盟能不能继续维持也是一个问题。

    在诸多国家的防备之下,俄国能守住自己的领土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吞并如此庞大的波兰了。

    原本划给波兰的波兰走廊全部被俄国吞并,也导致俄国虽然没有拿走东普鲁士,但却将东普鲁士成了德国的飞地。

    值得一提的是,对德国限制的条约中,也能够看出协约国四大列强互相博弈的结果。

    协约对德国的军事实力进行了大量的限制,更改了德国的兵役制度,并且限制德国的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5万人,德国士兵服役时间不得超过两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