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文化输出计划-《澳洲崛起录》


    第(2/3)页

    国家的财政嘛,能省就省,用作其他的建设或者陆军海军的扩张不好吗?

    至于派遣使者参加资政院开院典礼的事情,阿瑟果断地将其交给了外交部长安德鲁。

    在他们的高层没有下定决心进行彻底的改革之前,这注定是一场有头无尾的表面改革。

    阿瑟觉得也没有参与的必要,当然,如果他们想要订购战列舰,那阿瑟也是欢迎的。

    至于购买粮食的请求,阿瑟果断的同意了。东亚目前的水灾比较严重,难民高达上百万人,也对粮食的价格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别的不说,在原本粮价的基础上提高一成也是很正常的吧?可别小看这一场能够给澳大拉西亚带来不小的收入,正好也能趁机更换一下粮食战略储备中的陈粮旧粮。

    除了这些消息之外,八月底还有一条好消息,那就是爱迪生成功发明了有声电影,将电影拉入了新时代。

    当然,所谓的发明,其实是发明了可以商用的有声电影技术。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的1900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就已经在巴黎放映。

    但毕竟那时的技术还不成熟,有声电影完全做不到商用,影响力自然也不大。

    阿瑟对于有声电影比较重视,毕竟自1910年诞生开始,仅仅发展了20多年的时间,有声电影就成了一个全球现象,也让美国的好莱坞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和商业中心。

    当然,让美国在有声电影方面成功超越欧洲各国的,实际上是欧洲很多电影制作人和批评家对于新的技术的怀疑态度。

    他们担心过多的对白会削弱无声电影特殊的美感,因此有声电影在欧洲受重视程度并没有美国高,这才让好莱坞成功地成为世界电影的标志。

    有声电影的诞生,标志着电影工业大发展的时代马上到来。

    阿瑟自然清楚电影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敛财手段,同样也是对外宣传,传输文化以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在文化输出方面,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电影。传统的书本,音乐,艺术只能影响爱好这些的小部分人,并且进度还很慢。

    但电影不同,电影只用那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能够轻松影响全世界。

    早在几年前,澳大拉西亚有过电影厂,还播放过无声电影。

    但阿瑟实在对这种无声电影不感兴趣,因此只是第一次观看之后,便不再关注。

    在有声电影诞生之后,阿瑟通过询问肯特管家得知了澳大拉西亚电影行业目前的发展,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和阿瑟的观点不同,肯特管家对于无声电影很感兴趣,因此王室财团也对几个电影厂投入了不少的资金。

    目前澳大拉西亚一共有三大电影厂,分别是皇家电影厂,维多利亚电影厂和澳大拉西亚国家电影厂。

    从这些名字中也能够听出来,这三家电影厂全部都有王室财团的背景,并且控股基本都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澳大拉西亚一共800多万人的规模能够养活三家电影厂,没有王室财团的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个时代的电影发展可没有后世那么庞大,在有声电影诞生之前,这些无声电影厂如果没有好的作品的话,亏空甚至破产是很容易的事情。

    既然有声电影诞生了,那么澳大拉西亚对外文化输出也可以开始了。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电影,在澳大拉西亚人的心中形成一个固有印象,那就是所有移民都是澳大拉西亚人,澳大拉西亚人应该团结起来。

    用一个新的民族来将澳大拉西亚的所有移民全部包容进来,这是解决澳大拉西亚移民争端的最好办法。

    有个好消息,澳大拉西亚这片地区之前是殖民地,在之前甚至是一片荒芜之地。

    这也导致了阿瑟如果想通过各种电影来篡改澳大拉西亚的历史,实际上还是挺容易的。

    就比如澳大拉西亚这个民族,没有人会去和阿瑟争抢解释权,这也导致阿瑟可以让所有移民都加入到澳大拉西亚这个民族当中,尽量的让国内的民众团结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