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思过崖传功-《华山三绝》


    第(3/3)页

    方泽拱手应诺。

    第二天,岳不群就给褚良安排了一个安静的院落,曲非烟、袁英和岳灵珊派去跟随褚良学习。方泽则领着五名华山弟子浩浩荡荡上了思过崖。

    千仞峭壁之旁,六人盘膝而坐,方泽缓缓开口说道:“大师兄、梁师弟、陆师弟、守诚、平之,传授经文之前,先和你们说一说这九阳真经的来历。九阳真经乃是嵩山中一位奇士斗酒胜了全真教的祖师王重阳,得以借观《九阴真经》,此人观看后觉得《九阴真经》阴气太重,一味崇扬道家黄老之学,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未及阴阳互济之妙,于是在四卷梵文《楞伽经》的行缝之中,写下自创的《九阳真经》。撰写《九阳真经》的这位高僧在皈依佛法之前乃是道士,精通道藏,所撰武经刚柔并重,阴阳互济,随机而施,后发制人,与少林派传统武学的着重阳刚颇不相同,与纯粹道家的九阴真经之着重阴柔亦复有异。此经几经波折后为明教教主张无忌所得,张无忌更是凭借此经横行天下,江湖中更无一人是他敌手。我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找到了张无忌的埋经之处。所以九阳真经对于华山的重要性,我就不再多言了。诸位修习之后,须得谨记:未得师门允许,此经决不能外传!”

    众人躬身应诺,只是见方泽说得郑重,纷纷神色一凛,凝神静听下文。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已动。劲似宽而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方泽已经将九阳真经练至四层大成,一段经文讲完之后,便为众人讲解修习九阳真经第一层的关窍。五人终日勤修不辍,终于在新年前的一天,令狐冲第一个将九阳真经第一层练至圆满,达到“呼翕九阳,抱一含元”的境界。

    令狐冲颇为自得,但他在其他华山弟子跟前,还是能做到稳重自持的。等到其他人都去练功身边只有方泽一人之时,他便原形毕露,勾着方泽的肩膀,挑了挑眉毛问道:“二师弟,你看大师兄不到三月就练成九阳真经第一层,这习武的天份是不是天下少有?”

    方泽不屑地回道:“大师兄怎不问我这第一层练了多久?”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