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时空寻夫:农女有田不愁嫁》


    第(3/3)页

    这女子长得模样很一般,但(shēn)段真是好看,却又不是那种风拂弱柳的女子,是有一种健康之美。而且是看起来就干练稳重的女子,眉眼间透着一种知(xìng)的美。

    其实,有的人的美真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并不是你穿多好看的衣服,戴多么名贵的首饰就会觉得好看了。

    苏瑾瑶没有想到这女子会是这样一间店铺的掌柜的,也也只是微微一怔,便道:“我想要做个匾额,自己带着字呢,你能临摹下来雕刻吗?”

    女子点点头道:“能的,字带来了吗?拿来我看看吧。”

    苏瑾瑶就从怀里取出了一块手帕,递给了那名女子。

    这还是小水铺刚刚开张不久,路过的那辆华贵的马车里的贵妇人给苏瑾瑶写下来的。“泉清竹香”这个名字就是她给取的。之后这块手帕一直收在家里,放在娘亲当年留下来的那个妆匣里的。也是最近小水铺要盖成大屋了,苏瑾瑶想着以前的招牌只是个竹筒子,总不能一直就这样吧。这才找出了这块手帕,带在了(shēn)上。

    也真是巧,今天就看到了这么一间铺子,可以雕刻招牌的。苏瑾瑶就琢磨着把这四个字直接临摹下来,刻在牌匾上。

    那女子接过手帕展开看了看,眉头就皱了起来,继而又抬头看看苏瑾瑶,问道:“请问这位姑娘,这块手帕你从哪儿得来的?这上面的字,又是谁给你写的?”

    苏瑾瑶听了她的问话就是一愣。因为她想到那马车上的贵妇人可能(shēn)份不凡,只是没有想到,这么个小铺子的女掌柜竟然也认得这帕子的主人?

    虽然这女子对苏瑾瑶拿来的手帕有了疑问,但苏瑾瑶也没有隐瞒的意思,而是照实说道:“我家在路边开了一间小馆子,有一天一辆华丽的马车经过,这是那马车上的一位夫人写的。当时我家的小馆刚开张不久,没招牌也没有名字,这算是夫人赏赐的一个名字。”

    苏瑾瑶一边说着,一边悄悄地观察那女子的表(qíng),想要从中看出点什么来。

    但那女子听苏瑾瑶说的时候,表(qíng)却异常的平静。直到苏瑾瑶说完了,才笑道:不然小水铺新店开张,牌匾还没有挂上呢“哦,原来是这样。我只是觉得这字写得清秀又不失韵味,是个颇有功底的人写的。你知道,我们这些做工的手艺人,常常对着这些字,所以见着了好字就自然比较用心了。”

    听了她的解释,苏瑾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多问,只是道:“那是能临摹下来做招牌了?”

    女子便道:“是,能的。看看你要做多大的尺寸?什么底子,铜质的和木质的价钱也不相同。什么颜色的字?(yīn)刻还是阳刻,要不要匾额上裱花。每一种价格都是不同的,还得请姑娘选定了才好计算价钱。”

    苏瑾瑶想了想道:“不要那么繁复啰嗦的,一块木板上面刻字就好了。因为我家的小馆是开在山里的一条官道上,所以最好能够不失了那份质朴的味道。大小嘛……现在盖了新房子,有一间饭堂那么大,不过以后要接个二楼的,掌柜的你看应该做个多大尺寸的好看,这个我就不懂了。”

    女子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然后又问道:“那门扇是几开的?独门、对开,还是四扇门?”

    做买卖的门脸大小,其实还是要看门扇几开,一般的大饭馆至少四扇门,还有六扇门和八大扇。虽然不是每(rì)开张的时候所有门扇全开,但门扇越多门脸就越大,显得越气派,风水上也叫吸金。讲究的大饭馆还要每扇门上挑一对红灯笼或是幌子,也有灯笼幌子都挂,远远看去一排灯笼、幌子,就知道这家店有多大了。

    苏瑾瑶听懂了,便道:“不大不小的馆子,对开的大门。”

    “那我明白了。匾额大了是头重脚轻,太小了又不太显眼。不过你要的是山里店铺质朴的感觉,也不能太夸张了,就用一块原木的木板,刻上这四个字就好了。不过,做招牌的木料比较讲究,要经过特殊的处理,还要用药水泡过,可以防虫;再用油、蜡分别养护,防水防裂;我家的木料都是至少存了几年的,不易变形。但是刻字之后还要特别处理一下,这样没有半个月的时间是做不来的。”

    女子说着,又指着(shēn)后那个博古架上摆着做展示的木料道:“所以,客官你先选个喜欢的木料吧。料子不同,花纹也不一样,雕刻出来的字体大小、上色也有讲究。”

    苏瑾瑶真是不知道做个牌匾还这么多的说道,也幸好自己早点来做了,不然小水铺新店开张,牌匾还没有挂上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