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移师东郡-《衙内闯三国》
第(2/3)页
待两人笑过,刘璋摆摆手,面色转为凝重,以手敲击案几,缓缓道:“二位先生,我总觉得这董卓今日之败大有蹊跷。虽然他一再说是自己疏忽,但今日军阵之中,我见他虽身处包围之中,却并无丝毫惊惶之色。若说其人竟有如此胆识,何至于来此月余,竟无半分动作?更何况,我留心之下,发现此番固然大败,损伤的皆是昔日卢尚书所部,他自己的部众,却伤损近乎为零。这其中,怕是绝不简单啊。”
沮授、陈宫听他这么一说,不由相对一笑,满是欣慰赞赏之意。沮授拱手笑道:“主公高见。自当日与卢尚书被囚相遇,以主公对董卓其人的评论,授与公台思虑数日,也算稍有所得。此番董卓之败,乃是故意为之。”
刘璋哦了一声,眼中划过一道锐芒,看着沮授,问道:“公与为何有这种结论?”
沮授微微一笑道:“此事不难猜。董卓勇武过人,自发迹以来,残忍嗜杀,当年在西羌之时,甚至羌人闻之色变而不敢犯。以当日羌人之悍勇,难道还不如今日之黄巾?董卓一路行来,官至中郎将、嫠乡侯,既非宗室,又非皇戚,如此势力,便主公都能知之,况朝堂诸公?只怕便是天子也对其多有猜忌。今其人已临关中重地,若是再获大胜,只怕功未必赏,祸却要先至了。如此,驱朝廷之众而败,却于自身无碍。既能化去朝中猜忌,又能脱身而出,窥伺一旁。那么,如这番大败,岂不是应有之意?便是换成沮授,也定是要这般做的。”
啪!
听了沮授一番话,刘璋轻轻一拍案几,两眼眯起。果然,这董肥猪绝不似面上那般平庸。只怕今日便是在华雄一事上,也是有作秀的成分。对天下人,对朝廷,对天子示之以弱,从而脱身而出,冷眼旁观,伺机而动。
嘿,这番计量,精准巧妙,不着痕迹,实在是高明之极。刘璋脑中想着董卓那凶恶的面庞、肥硕的身材,怎么也难将之与这种细致阴柔到了极致的策略画上等号。
暗叹之余,猛然心中一动,一个人的名字浮上脑海。
李儒!那个董卓的女婿!
这种巧妙设计,若是背后没有那个奸诈似鬼的家伙的身影,刘璋是打死也不信的。看来,日后若要对付董卓,这个李儒是怎么也要先想法除掉的。
想到这儿,转头看着沮授二人,蹙眉问道:“既然如此,那么咱们现在要做些什么?”
沮授看看陈宫,陈宫点点头,对刘璋一笑,道:“什么也不需要做。主公目下虽然大有名声,但却有一个致命之处,就是没有自己真正的根基之地,看似强大,但却一切皆出于朝中政令。如今既有董卓这个变数,倒不如将计就计,只管冷眼旁观。待得大乱平定,立足一地,休养生息数载,再来考虑其他才是上上之策。”
刘璋闻言目中闪过一道异彩,看了看陈宫,终是面上露出微笑。陈宫此刻之谋,已然不是站在朝廷的角度上,而是完全从刘璋本身利益出发了。这,才是刘璋真正期望的。
既然商定了此节,也再不需多想了。后面只要沉住气,按部就班的进行就是。当下,三人散了,各自安歇不提。
此后数日,广宗城中眼见汉军势大,也不敢轻易出战,只死守城池,看样张宝张梁二人也不是蠢蛋。前面既有卢植一事儿为鉴,战事拖延下去,只有朝廷急。只要那边一急,便会生出变数。有了变数,黄巾才能有空隙可乘。
故而,皇甫嵩等人每日于城下讨战,黄巾众人毫不理会。皇甫嵩无奈,与众人商议一番,发觉仍是当日卢植步步为营之计最是稳妥。当下,令人挖土筑堤,将广宗围了个水泄不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