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 灾民拦路-《大唐:朝九晚五,李二被我气疯了!》


    第(3/3)页

    李世民开口道:「乔伯,看你们这样子,怕是离村许久了吧!」

    那村子乔伯闻言,也是苦笑道:「是啊,我们已经在各处流浪半年之久了。」

    闻言,秦凡吃了一惊。

    要知道,这个时代,百姓们都是定居于自己的故乡的。

    就算在外行走,也大多三三两两,为了生计或者求取功名之类的原因。

    但他的根,还在故乡。

    若有机会,还是会寄望于回去的。

    所以这样子举村在外半年之久的,着实不多见!

    看那些个村民还是有些紧张与拘束,秦凡开口道:

    「乔伯,我看你们出来这么就,应该不是为了赶集吧!」

    所谓赶集,便是在特定的地点和日期,附近的百姓都会聚集在这里,进行交易和买卖。

    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像长安那般繁华,每天都会有坊市开放,大量的商品进行交易。

    所以在一些比较偏远和落后的地方,都是十天半个月才会在一些个特定的地方开市,随后周边的百姓就会带着自己所生产的东西前往交易。

    或是将自己打猎得来的兔肉卖掉。

    或是从农户手中收购几斤黍米。

    秦凡的这句话,倒是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

    那村长乔伯苦笑着开口道:

    「自然不是为了赶集。」

    「哪有人为了赶集始终不回村子,在这里流浪半年之久的?」

    事实上,在大唐,寻常百姓想要去到较远的地方,都是需要官府签署的牒子的!

    那牒子,又被叫做通关文牒。

    在《西游记》中,玄奘途径各国,求取的便是这通关文牒。

    这也是他到过这些地方的证据与证明。

    所以,这些村子的百姓即便是想要去远些的地方,也是不行的。

    毕竟没有通关文牒,就是关卡都过不去。

    只能在这一片区域里流浪。

    李世民面上的醉意也是退去,整张脸显得严肃了不少。

    一村百姓在这里流浪半年之久,当地的官员是干什么吃饭的?

    难道又是如同那太仓县一般,官员玩忽职守,一切只为中饱私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