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汝州之战,高迎翔三十万贼众压境,卢象昇率兵迎战,溃其军。 确山之役,穷追不舍,逼得高迎翔几近跳崖。 滁州之围,高迎翔再起,卢象昇又至,贼军再败。 归德追击,高迎翔被打成孤军。 此后李自成、张献忠等叛军,无不闻其名而色变。 卢象昇不讲虚头八脑的谋略,只认一个字,打。 面对面开打。 打到敌人心胆俱裂,打到再也不敢与他正面接触。 于是,叛军间流传起一句话。 “遇卢阎王,不战为上。” 后世史书记载,他战死之时身中数十箭,仍拄刀不倒。 而眼下,这位“文官屠匪”的猛人正立在御前,神情拘谨。 崇祯淡淡开口。 “文官亲自屠匪,那朕要武将何用?” 卢象昇心头一凛,忙躬身解释。 “陛下,臣非邀功。 实因大名府匪患猖獗,且多为官吏豢养。 商旅被劫,府衙早有消息。 贼去之后,才遣差役装模作样缉拿。 欲使百姓安宁,唯有除匪灭其根爪。” 崇祯沉默片刻,眉头微蹙。 他当然知道,这样的黑幕遍布天下。 山匪多为官匪一体,明面清廉,暗地勾连。 巡剿是假,通风报信是真。 就算贬官治罪,下任也照旧被银子喂熟,恶性循环。 然而这一次,他不打算再姑息。 “既然你喜带兵,朕赐你二十万两,重建一军。 兵员自募,编入官军序列。” 卢象昇一怔。 “朕要你以此军,清扫天下匪患。 锦衣卫与东厂派人辅佐,若有官豢匪者……杀无赦!” 他还未回神,崇祯又补充道。 “听清了,他们为辅,你为主。 军务自行决断,无人得干涉。 若遇隐情,可越级奏闻。” 卢象昇心中激荡。 这是信任,更是重托。 他虽为文官,却与孙传庭一样,骨子里向往战场杀伐。 崇祯心中也有盘算。 让卢象昇提前六年组建“天雄军”,一来是历练,二来是为日后边疆大战做准备。 他甚至已为这位“阎王”选好了练兵之地,宣大边镇。 那将是皇太极的噩梦,也是建奴的坟场。 最后,他将一份厚厚的册子递给卢象昇。 那是把曹文诏、孙承宗、孙传庭三人对付建奴的法子整理而成。 崇祯目光灼灼,唇角微扬。 他在等。 等着这个文官出身的“卢阎王”,能给出什么不一样的见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