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姜念去上班,路过邮局时,投递了一封信寄给报社,里面是关于制作有机农药的文章。 穿越过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防止更多人被六六粉中毒,这药会污染水源,喝井水更容易被中毒。 到单位后,比平常还早到了十分钟。 姚娟见姜念已经站卫生所门口等开门,飞奔过来。 一边拿钥匙开门一边气喘吁吁说:“我早上才喝了一碗地瓜粥,这一跑,感觉跟没吃一样。” 姜念笑道:“那你中午多吃一点。” 姚娟:“现在灾情越来越严重,哪里敢多吃,大家都在攒粮食呢。” “你们住大院的,估计不愁吃喝吧?” 姜念:“你想多了,我们也是定量的,每个月副食品购买也有额度,昨天我还和一家人去海边赶海了。” 越是困难的年代,行事越要低调。 正常的人性,都希望自己过苦日子的时候,大家一起挨。 你要是得瑟,准遭羡慕嫉妒恨。 姜念还是有必要哭穷一下。 “真的?”姚娟不太相信的样子。 “那当然,我丈夫、婆婆、孩子全都一起去了,我婆婆准备了三个麻袋,以为会有大收获,没想到没捡到什么好东西,就一些蛏子和花蛤,还好能挖到不少海蛎和淡菜,没算白去。” 姚娟闻言笑喷:“你的婆婆是教授退休的吧?她也能拉得下面子去海滩捡东西?还带三个麻袋?” 想象一下气质高贵的女教授拎着麻袋去赶海,有点匪夷所思,不敢置信。 姜念叹气:“诶,她虽然有退休工资,可是老家很多亲戚在北方农村的都等她救济呢,她的退休工资不但要寄去支援,还不定期去海边捡海货晒干邮寄给亲戚,不然,真怕那些亲戚就挨不到中秋。” 姚娟这才信服了。 “看来每家都有穷亲戚。” “去赶海的人多了,自然捡不到什么。” “你们可以去收购站买,那边不要票。” 姜念点头:“我们昨天也买了些,不然光靠捡的,哪里够支援亲戚。” 暂且把她爹和两个哥哥都当成救济对象吧,昨天可是买了不少送他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