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他各衙署的头头们,带着自己的属下们,全都竖起耳朵吃起八卦来。 “这下子宫里定了人选,诸位大人们终于可以安心了,接下来是不是……嗯?” 上挑的尾音里,都抑制不住笑意。 满屋放声大笑,好不畅快。 然而有人偏偏不知趣,非要在众人都高兴的当口,说些添堵的话。 “昭阳公主本就握有三军生杀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开国至今,不知重压多少名门大族,而今可好了,连几家公侯世家都愿意献祭子侄讨好媚上,不惜辱没家门风骨,不知道将来公主的威风还要煊赫成什么样子!啧啧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上衙八卦正来劲的大人们:“……” 一本正经整理文稿的扫兴者,见众人不出声,抬起头道:“难道本官说的不对?” 起身端起的午饭盆往外走,嘴里还不闲着。 “在下一直敬佩骠骑将军铮铮铁骨,如今看来也不过是趋炎附势之人,罢了——” 衙外传来恼人的乡间小调。 “这种人怎么分到咱们衙门来了?” * 为昭阳公主挑选的驸马人选终于定下来了。 不管下面的人都什么反应,武帝心情很好。 “宣几位大人进宫议事。” “遵旨。” 一道皇命,再次把几位内阁近臣招至宫中。 几位大人奉命进宫,二话不说先恭喜圣上。 愿意不愿意,昭阳公主的婚事也已经成了定案。 细数几位“胜”出的驸马,大多都是身无功名之辈,除了借着家里的祖荫谋得富贵生活,旁的嘛……看上去也不像能影响大盛兴衰之人。 至于有行兵打仗将军之能的厉戎和小公爷楼妄。 一个如今已不成气候,另一个则根本就是胡闹。 几位老大人一同拜见之前,早就已经彼此通气互相琢磨完了。 以昭阳公主今日之声望,若在从前君王眼中。 脱不了一个功高盖主。 偏偏自家这位主上,竟然真的信守承诺,对其如此放任看重。 一时间,他们都不晓得该如何劝谏明主。 大盛是建国了,可但凡昭阳公主留一日,这朝廷的未来,是福是祸难以为预料。 今日皇上高兴,臣子们自然也满面笑容地进来议政。 武帝喊他们来,也不为别的。 “既然昭阳的驸马人选已定,那还是之间的事情,对于昭阳大婚一事,你们可想出来一个章程没有?” 第(2/3)页